2019 年最好的降噪耳机品牌排名和型号推荐

降噪耳机,作为程序员几大件之一,可以有效的隔绝噪音,让我们更专注自己的事情。降噪耳机可以隔绝绝大部分噪音,面对窗外汽车的鸣笛声、地铁里列车开过的呼啸声、甚至是办公室同事键盘的敲击声,带上降噪耳机,还自己一个安静的世界,各种纷纷扰扰中抽离出来,暂时忘却烦恼和压力。

本文尝试为大家整理 2019 年最新的降噪耳机排名和型号推荐,试图为大家选购降噪耳机指点一二。笔者作为忠实的降噪耳机用户,买过的降噪耳机也不在少数,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网上的测评数据,作出全网相对靠谱的排名和推荐。

一、选购降噪耳机的注意事项

购买降噪耳机之前主要需要注意两点:降噪方式和耳机款式。

1、降噪方式:主动降噪 or 被动降噪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降噪耳机可供选择,价格也差距很大,最便宜的只需要 9.9 就能买到一副,贵的也可以上万。不管是 9.9 还是上万,都会标注降噪二字。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便宜的降噪耳机都是被动降噪耳机。本文主要关注主动降噪耳机,因为被动降噪耳机在降噪效果上和主动降噪耳机实在是低下和天上的区别。

被动降噪:利用材料的特性,对噪声源采取隔离、减震、阻尼等方式减弱噪声。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和你用手把耳朵捂住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用耳机代替了你的手。

PS:基本上所有的耳机都带有一定的被动降噪效果(但是效果很小),基本上只对高频噪声有效。

主动降噪:主动降噪耳机会自己产生一个波形和噪音完全相反的声波,和噪音形成抵消,所以降噪效果会非常明显,理论上如果做到极致,可以让外界噪音完全消除。

主动降噪听起来好像也不是很复杂,但在实际应用中,噪声源往往不止一个,并且会覆盖高频和低频两个区间,而主动降噪的降噪深度和降噪宽度又很有限,没有办法全覆盖,所以选择在什么区间去进行降噪、以及预测有规律的噪声,过滤无用声音、保留有用声音等,都是难点所在。目前有能力做主动降噪的厂商并不是很多,基本上都集中在 BOSE、索尼、B&O、AKG、森海塞尔这样传统的耳机大厂手中。

简单来说:我们购买时建议选择 主动降噪 + 大牌厂商,这样能剔除一大部分可选项。

2、耳机款式:入耳式 or 头戴式

前面说到主动降噪耳机大多作用在低频区间,所以经过主动降噪之后,我们通过耳朵感知到的世界会有一种比较压抑的感觉,如果这时候搭配的是入耳式的耳塞,就会给你一种聋了的错觉,所以其实大部分降噪耳机采用的都是头戴式的设计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耳机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容纳主动降噪组件,做成头戴式会更加容易一点。不过随着技术的改进和 iPhone 系列手机开始使用数字接口取代传统的 3.5mm 接口,也出现了一些外形看上去和常规耳机无异的降噪耳机。

笔者个人使用总结是:

  • 入耳式:便携,方便,降噪效果不如头戴式;
  • 头戴式:降噪效果好,但是由于有较强的包裹性,长时间佩戴会对头部产生压迫感。

笔者在这里的建议是如果你在意便携性,那么就选择入耳式降噪耳机,而想获得较好的降噪体验,那么选择头戴式降噪耳机

3、其他事项:续航、重量

续航:由于主动降噪耳机是需要实时监测外界的噪声,并且计算产生一个相反的声波进行抵消的,整个过程都是要消耗电能的。如果你不想用着用着突然就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嘈杂的世界,那么优先选择续航长的降噪耳机,一般来说续航超过 10 小时的降噪耳机都可以满足需求来。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降噪耳机都可以选择接线或者不接线,但是即使你接了线,也不要以为就是在充电,并不是的,电池是独立的,不管你接不接线,基本上都是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就没电了。

重量:毕竟降噪耳机还是戴着头上的一个产品,如果重量太重的话长时间配戴脖子和耳朵都会很累,所以如果你在几个性能差不多的降噪耳机之间纠结的话,那么就直接选择最轻的那一只。一般来说,在 300g 左右的无线降噪耳机,都算是比较轻巧的了。

笔者个人更喜欢入耳式的降噪耳机,更为轻巧方便就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如果想出街的话,待个头戴式耳机确实会觉得比较大。

二、最好的降噪耳机品牌排名

说了这么多,下面一起看一下搬砖部落认为还比较可靠的降噪耳机排行榜。下面排名是根据降噪效果、音质、舒适度、功能性、续航这 5 个指标综合得分排列出来的,比较客观公正。下面看看这些品牌在这五个维度中的数据:

从搬砖部落本人使用情况来看,最为推崇的还是 BOSE 的降噪耳机,尤其是最近新出的 BOSE 700。从上面对比可以看出 BOSE 主要是音质比索尼差那么一点点,但是降噪耳机的话我们也就不要刻意追求音质了。下面解读分项指标:

  1. 降噪效果:指主动降噪耳机对噪音屏蔽的能力。各品牌采用的降噪技术、设计不同,因此降噪效果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可以从降噪频段的宽度和降噪深度来判断降噪效果的好坏。宽度代表降噪效果适用的音频范围,范围越宽可降噪的声音种类越多。深度则代表可降噪的最大音量,若以具体数值表示,主流降噪耳机的平均深度为 15dB,降噪频段宽度在 100 – 1000Hz,优秀的降噪耳机的降噪深度为 25 – 30dB,降噪频段宽度在 50 – 2000Hz。
  2. 音质不同的人对音质的感受不同,一般说客观音质,只评价音乐在低、中、高频的表现。优秀的音质应具备音调准确、高频通透、低频够深且量足、解析力高、氛围感足等特征。此外,主动降噪耳机在开启和关闭降噪功能时,音质有所差异,优秀的降噪耳机在开启降噪功能后不应严重影响到解析力。
  3. 舒适度:指耳机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可自由调节,头戴式应配有柔软、透气的海绵耳罩,不夹耳、不夹头,重量在 270g 以下;入耳式轻贴耳壁,不挤耳,对耳朵没有压迫感。一般而言,入耳式的舒适性要好于头戴式。
  4. 功能性:指耳机的便捷功能,功能性较好的耳机能提供主动降噪开关、上下曲切换、音量调节和唤醒语音助手等功能,更高阶的功能如触摸式调节面板:按照相应的手势滑动,就能进行播放/暂停歌曲、调节音量、切换歌曲、开关降噪等。除了这些基本操作外,功能性强的耳机还具有自适应降噪功能,它可以自动判断所处的环境调整最适合的降噪强度。
  5. 续航:主动降噪耳机都需额外的电源来维持降噪功能,一般有两种供电方式:通过内置锂电池或更换干电池。续航决定了降噪功能开启的时长。在正常的情况下,优秀的续航应具备 15 小时以上的使用时长。另外,使用干电池的主动降噪耳机续航时间更长,一般可达 20 小时以上,但重量和便捷性不如充电式主动降噪耳机。

在此主要推荐 BOSE、索尼这两个品牌,如果预算充足,尽量在这两个品牌之间选择。

三、最好的降噪耳机型号推荐

下面先从降噪能力排序、性价比、佩戴舒适度三个角度进行具体耳机型号的排序和推荐,然后整理一些热门款式进行介绍。

1、综合降噪能力排序

综合降噪能力排名前几名的耳机是:BOSE 700,索尼 WH-1000XM3,BOSE QC35(2代) ,微软 Microsoft Surface wireless,BOSE QC25, BOSE QC20,由于 BOSE 700 上个月刚发布,下图暂未更新 BOSE 700。

2、性价比排序

用耳机价格除与综合降噪能力,得到 20 款耳机的综合性价比排名。其中性价比最高的 3 款耳机分别是松下的 RP-HC800,以及 Anker 的 soundcore life 2 和 soundcore space NC。

3、佩戴舒适度排序

相信经常出差的值友都有长时间佩戴降噪耳机的经历。因此,佩戴的舒适程度对一款降噪耳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佩戴最舒服的3款耳机分别是:BOSE QC25,BOSE QC35(2代),以及索尼的 1000XM3。

4、头戴式降噪耳机推荐

选项越多越纠结,下面尽可能给出尽可能少的精选选项供大家选择。

A、BOSE 700

作为主动降噪的发明者,同时也是最早将主动降噪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的品牌,BOSE 是目前降噪耳机当之无愧的老大,无论是降噪效果还是配戴舒适度方面,都走在了其他品牌的前面。

7 月 11 日,BOSE 在国内正式发布了最新的降噪耳机 BOSE Nosie Cancelling Headphone 700(以下简称 Bose 700),售价 2999 元,有两个颜色可供选择,这是在原有 QC 系列之外新开辟的一条产品线。BOSE 700 取消了 QC35 上的折叠结构,并改用了全新的外观设计。最新款的 Bose 700 无线耳机再次将降噪带到了一个新水平。当你想要打电话或与Siri聊天时,它会挡住周围一切的嘈杂之声。

BOSE 的 Noise Cancelling 原本是商用专业降噪耳机系列,自 1990 年推出第一款型号以来已经有接近 30 年的历史。而首次民用化的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 也部分继承了专业耳机的设计风格,相比起 QC 系列更加轻便而有特色。外置的头梁连接杆能让人更轻松的滑动耳机单元以适应佩戴,不锈钢材质外壳的使用也使得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700 更加结实耐用。

在配置方面,BOSE 700 重新设计了降噪电路,改善主动降噪耳机上比较多见的不规则杂音与爆音现象。降噪级别调节也增加至11级,用户可以更加自如、舒适的决定环境音量的大小。耳罩触控操控也终于成为标配,在操控性上与目前市场主流型号进行同步。新加入的4麦克风阵列也能够大幅增强通话拾音效果,配合先进的降噪算法能够实现在地铁等嘈杂环境的清晰语音通话。

而在功能性上,环境声模式、语音助手一键呼出都是 BOSE 耳机的标配,BOSE AR 与后续直接播放舒缓声音的功能才是这次更新加入的亮点。而 20 小时的续航时间也足够日常使用,与手机 APP 的连接互动体验也将大幅提升。

B、BOSE QC35 II

QC35 作为 BOSE 民用降噪耳机的旗舰产品,在保证音质及降噪效果的基础上,使用蓝牙无线连接方式,不用再为线缆而烦恼。QC35 耳罩内外均配有麦克风,麦克风感知环境噪音,并将噪音发送至分别对应于左、右耳的两个数字芯片,芯片在毫秒内提供与噪音相等且相反的信号,实现出色的降噪效果。无论是地铁车厢中的嘈杂,还是飞机引擎的轰鸣声,都可以有效的进行消除。

二代则在初代的基础上增加了可调节的三档降噪深度,以及一个可以一键唤醒 Google Assistant 或者 Siri 或者其他语音助手的快捷按键。在外观上,头梁的 Alcantara 材质使得耳机整体更加耐用,全新的声学设计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声音表现。续航时间依旧拥有 20 小时,并且支持 15 分钟充电使用 2.5 小时的急速快充模式。

C、索尼 WH-1000XM3

对比前代,1000XM3 搭载新款 QN1 处理器,降噪算法能力上升 4 倍,处理高频声音的能力有明显上升。在处理 32 位声音的同时,还可在 DAC 和放大器之间分离供电。在 1000XM2 上的 Micro USB 端口也进化为了 USB-C 端口,仍然保留 3.5mm 接口,对于不少用户来说可以省掉一根数据线,与手机共用即可。1000XM3 支持快速充电,充电 10 分钟可续航 5 小时,开启蓝牙并使用降噪续航为 30 小时。另外,前代 275 克的重量也在 1000XM3 中降为 255 克。

1000XM3 蓝牙标准升级为 4.2,麦克风升级为 MEMS,配合 QN1 处理器有了更强的降噪性能和拾音能力。保留了触控控制、主动降噪能力,支持 LDAC 和 AptX 技术,在一众降噪耳机中应该还是保持超群的音质。

2、入耳式降噪耳机推荐

A、BOSE QC30

QC30 与 QC35 系列相同,一样是取消了有线连接,改为蓝牙连接方式;不同的是,QC30 将 “QuietComfort” 改为了 “QuietControl”,这是因为 QC30 采用了 BOSE 的可控降噪技术(controllable noise cancellation),用户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调节降噪幅度,比如在室外步行时,需要留意周围环境,通过降低降噪幅度来保证安全。

QC30 配有 6 个麦克风,并采用绕颈式设计,在颈带之中包括除麦克风以外的各种部件,保证了 10 小时的续航能力,此外 QC30 还配备了 StayHear® + 鲨鱼鳍硅胶耳塞,能够提供舒适稳固的佩戴方式。

B、BOSE QC20

BOSE 的 QC20 耳塞式耳机,作为市面上最出色的降噪耳塞,采用全新消噪科技,让讨厌之前大耳机的用户也能在户外完全沉浸在音乐当中。它的 Aware Mode 可让用户选择完全消噪或收听部分外界信息。还采用了 TriPort 声学结构设计,能够产生震撼的低音效果,StayHear + 鲨鱼鳍硅胶耳塞令佩戴更加稳固舒适。具有可充电的锂电池,可供长达 16 小时使用。另外其还拥有便携包可保护耳机,经久耐用。

C、索尼 WI-1000X

WI-1000X 是索尼在 IFA 2017 上发布的颈挂式蓝牙耳机,其 1000X 的命名可以看出其旗舰级的定位。颈挂式造型,兼顾了轻便与防丢,并设计有耳机线收纳槽,并支持来电震动提醒等贴心功能。内部 WI-1000X 以索尼自家高品质的圈铁入耳式耳机为基础,具备主动降噪能力,智能化的降噪方式能够根据用户所处的环境及移动状态,自动推荐合适的降噪或环境声方案。而率先支持的气压降噪优化技术则专门针对飞行场景,即使在飞行高空中也能对降噪进行优化。

在技术上,WI-1000X 集索尼的 S-MASTER HX 数字放大技术、DSEE HX 高音质还原技术、LDAC 无损蓝牙传输技术等黑科技于一身,尤其是后者,在 Android 8.0 实现 LDAC 普及的前景下,无疑又非常大的应用前景。WI-1000X 除了无线模式,还可以使用连接线有线使用,无线状态下 10 小时续航,有线状态下则能提供14小时的降噪时间。

四、结语

本文参考整理下列文章:

  • https://www.amazon.cn/gp/splinter/kol/a9cf3d8d-d51e-4152-8bba-b57e13e29036
  • https://new.qq.com/omn/20190312/20190312A12K6X.html
  • https://post.smzdm.com/p/a83d8mpn/

降噪耳机可以说是程序员必备用品,带上降噪耳机,代码效率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买上最合适的降噪耳机。

赞(11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搬砖部落 » 2019 年最好的降噪耳机品牌排名和型号推荐